目前,货币基金收益率已经降至“1”字出头,不过,就这点收益还在被各方惦记。
一份来自某第三方基金销售公司的货币收益方案提到,今年4月,该货币增强方案的收益中枢可做高到2.85%,即能够在货基基础上增强80-85BP收益。
“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产品收益是增厚了,但收益增厚的部分却来源于原始的货币基金利润,其中涉及的套利模式侵害了原始货币基金持有人的利益。”一位业内人士向
一场“围剿”货币基金收益的机构游戏如何展开?又如何侵害货币基金持有人的利益?
通常,投资者通过代销机构申购基金时,当天就会打款给代销机构。一方面,按照基金规则,基金公司在T日收到认购申请后,T+1日就会确认份额,并开始计算货币收益;但另一方面,代销机构的资金划转机制通常为T+2。这也意味着基金公司在T+1日确认货币收益时,实际并未收到基金申购款。
至此,一场涉及银行理财、保险资管等出资方,券商资管、信托、基金专户等通道方,券商、银行、第三方销售公司等代销方,再到托管行和基金公司相配合并参与其间的货币基金套利游戏正式拉开。
根据上述货币收益方案,作为机构投资者,银行、理财、保险资管等出资方可选择将所募集资金或自营资金投向券商资管、信托、基金子公司等成立的集合资管、信托计划、基金专户产品,后者又会通过第三方向基金公司申购货币基金。申购时间通常为每周四,下周三再申请赎回。
如此循环之下,银行、理财、保险资管等机构客户在每个周期便可以拿到6天货币收益,以及4天息差,从而完成利润积累,实现货币收益增厚。
“货币基金有申购上限,借助第三方拆单系统,机构客户的大单可迅速拆解。比如1亿元的资金,系统会根据收益排序,结合基金的限额公告,拆解成基金公司能接受的若干笔金额,迅速申购。这个设计本身很好,拆单并不损害持有人利益。”有资管机构负责人向”
具体来看,每周四,第三方等代销机构向基金公司发起申购,资金先行进入第三方的交易账户;当周周五,基金公司虽未收到申购款,但按照T+1规则,在周五开始确认份额,并计算货币收益;下周一,第三方根据T+2资金划款至货币基金的托管账户;但随后于当周三,资金被申请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