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克和他的团队又来中国了。
10月22日上午,苹果CEO蒂姆·库克、COO杰夫·威廉姆斯以及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葛越同时出现在北京顺义门头沟的一处农场,这里也被称作“科技小院”,此行是为了了解iPhone和iPad是怎么在“智慧农业”这个领域里发挥作用的。
驻扎在此的中国农业大学学生李慧敏告诉例如,iPhone的延时摄影功能可以捕捉到植物在不同时期的变化,长焦镜头则能够从更远的地方有效观察和记录温室内种植的作物生长的差异。
仅仅是记录还不足够。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在读博士生沈心逸在契机下加入该项目,他拥有Swift编程技术和应用开发经验。他从项目了解到,农业知识的应用需要因地制宜,但这类工作中有很多需求无法完全依靠人工解决,例如对极端天气预警、害虫识别等等,团队缺乏一个集中管理的平台。
因此,在借鉴国际上其他相关产品的基础上,结合果园生产需求,沈心逸正在开发一款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管理应用。这款应用将分为四大功能模块:数据监测、智能预警、科研支持和供销管理,有望解决预警不足、科研信息流动不畅等问题,并体现本土化的设计理念。
“科技小院”由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在2023年8月正式设立,苹果是首个参与支持的企业,目前已累计支持了以多家高校为倚托的30个科技小院。
作为一种市场策略,在中国投资此类项目,尤其是参与到农村数字化转型这样的命题中,能够为苹果在中国市场建立一定企业形象。
“教育是最大的均衡器,能给人们带来很多机会。”库克在谈及苹果支持教育的原因时表示。他回忆称,在乔布斯时代,公司就希望每一台教室都可以配上一台电脑,现在愿景有所改变,是希望每个人都可以用上先进的技术。
但在商业角度,这背后也有长远考量。
事实上,库克和威廉姆斯同时出现的情形,在苹果高管团队访华历史上非常少见,这或许可以视为苹果对中国市场本土化策略的重视加强。
并且,这也是一个向中国消费者展示苹果产品特性的好机会。通过向合作伙伴及整个行业呈现如何利用iPhone、iPad等设备提升农业效率,苹果不仅展示了产品的广泛适用性,也有机会提升其在工业和消费市场的竞争力。
对苹果而言,大中华区是在美洲和欧洲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市场,在最新财报中销售占比达到17.17%。
进入新财年以来,其他国家及地区销售额已陆续回到增长轨道,然而大中华区还没有。但值得苹果公司努力的是,过去三个财季以来,这种同比下降幅度在明显收窄,有望在新一季度看到转折性变化——而这正是由iPhone 16系列开启的新销售周期。
另外,从早期开始培养自己在学生群体乃至科研群体消费者中的影响力,对苹果的长远发展也是重中之重。
苹果产品的教育优惠政策闻名在外。这家公司面向全球各地的高校学生和教育机构教职工提供各大产品线9折-9.2折的优惠,这使得苹果在每年的返校季都有不错的销量。同时,苹果面向高校举办的各类竞赛活动,也都使得自家产品与学生群体的工作与兴趣进一步绑定。
这番积累多年的产品及品牌形象的确有了成果。10月9日,Piper Sandler发布的2024年秋季调查报告显示,苹果在美国青少年市场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近87%的受访者至少拥有一部iPhone。该报告涵盖了来自美国47个州的13500多名青少年,其中88%的青少年预计他们的下一部智能手机仍然会选择iPhone。尤其是,近30%的青少年有升级至新机型(如iPhone 16)的计划,他们大都被Apple Intelligence所吸引。
这一情况不仅反映了苹果品牌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力,也显示出后者在智能手机选择上的趋势与偏好。
这对于苹果的远期市场地位同样有意义。在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报告发布后,外界发现苹果与三星的距离进一步缩短。IDC数据显示,双方的出货量差距目前仅有180万台,而在去年同期数据中,这个数字仍有近600万之多。这意味着,如果增长势头得以延续,这家位列全球第二多年的科技巨头,有望夺下第一的宝座。长期看来,稳固青少年群体这一换机频率较高的活跃市场将是竞争策略中的重要一环,
不过无论如何,苹果践行教育投资都是有意义的。“可以看到这些学生非常关心他们所在的社区,并且希望对世界产生积极影响,我们的产品就是为这样的人们所设计的。”库克说。这的确是过去十几年发生在苹果身上的故事。